2、我既然被捕了,我当然要编造口供,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。
3、B是强奸犯,因为B对漂亮女人有占有欲。
B供称:
1、A是著名的大盗,我坚信那天晚上盗窃油画的就是他。
2、A从来不说真话。
3、C是强奸犯。
C供称:
1、盗窃案不是B所为。
2、A是杀人犯。
3、总之我交代,那天晚上,我确实在这个公寓里作过案。
3名罪犯中,有一个的供词全部是真话,有一个最不老实,他说的全部是假话,另一个人的供词中,既有真话也有假话。
A、B、C分别做了哪一个案子,看完口供后刑警亨利已经做出了判断。
小伙伴们,你们知道吗?
亨利说,这个案件可以从分析A、B、C三者的口供入手。而A的口供入手更好一些。
A说:“我既然被捕了,当然要编造口供,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。”分析这句话,就可以推定A的口供有真有假。因为,如果A的口供全是真的,那么他就不会说自己编造口供;如果A的口供全是假的,那么他就不会说自己不十分老实。既然A的口供有真有假,那么B的口供或者是全真的,或者是全假的。而B说:“A从来不说真话。”由此可见,B的这句话是假的,这就可判定B的话不可能是全真的,而是全假的。既然B的话全假,那么C的话是全真的。而C说A是杀掉下院议员的罪犯,B不是盗窃作案者,所以B是强奸犯,而盗窃油画的罪犯只能是C本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