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阅读资料 > 时政热点 >

人民日报人民时评:总体规划,绘就“新北京”

来源:人民网   发布时间:2017-10-11 考德上公培考德上公培V 考德上公培V 微博
   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提示您: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和面试都离不开时政热点, 请认真进行时政热点积累和备考,湖南公务员考试网特将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进行整理,方便广大考生备考查询!
    此次出台的北京市新总规,其规划的权威性和战略引领、对建设和管理的刚性约束、执行的监督考核问责都可圈可点,对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将产生多方面的示范意义
 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,首先取决于一个城市的规划。首都北京经过6次规划、几十年发展,取得了辉煌成就,也积累了不少深层矛盾和“大城市病”的烦恼。正因如此,描绘北京未来20年蓝图的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—2035年)》,9月27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下发后,迅速成为舆论热点。
  对今天的首都来说,规划意义非凡,权威性至关重要。不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、解决“大城市病”、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民生保障服务水平,还是回答好“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,怎样建设首都”这个重大问题,都需要城市总体规划来实现纲举目张。与前几次规划不同,这次第七版北京总规的制定,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下完成的,经中央政治局审议,北京市委为贯彻中央意见,先后开了两次全会。正如95岁的吴良镛院士所说,北京总体规划是首都的规划,是国家的规划。首都规划属于中央事权,成为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。
  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,落实到规划之中,使北京新总规的制定,发生了深刻变化。首先,实现多规合一,体现规划理念之变。过去,规划政出多门,国土、交通、水务、园林等部门各有各的规划,市级、区级、镇村也各有各的规划,政出多门、各项规划相互掣肘的现象,并不鲜见;执行中各自为政,最后各图叠加,互不咬合、甚至面目全非,也成为常态。此次北京下决心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,统筹各级各项规划,实现底图叠合、指标统合、政策整合,划定了人口总量上限、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,形成了一本规划,一张蓝图。
  其次,突出减量发展、绿色发展,体现发展理念之变。以增量解难题,这个思路沿用多年。一位“老规划”说,很多年来,每当发展中遇到问题,我们常常用突破规划来寻找解决方案,“面多了加水、水多了加面”。城市上规模、铺摊子,成为很多地方共性的问题,北京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“摊大饼”的问题。此次规划中,以刚性指标,明确了首都人口和建筑规模双控制的目标,在现在的基础上,逐年压缩城乡建设用地,减少总量将达100平方公里左右,体现了率先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的决心和魄力。同时,对治理“大城市病”作出了系统安排,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  此外,新总规还加大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。老城保护与复兴,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,在新总规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。曾多次参与制定北京规划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,这次规划老城保护“着墨最多,篇幅最长”。其实,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,不断新陈代谢、吐故纳新,不断结构调整、空间优化,自身才能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。新总规视野开阔,保护严格,很好地体现了对城市生命体的尊重,凸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之变。
 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,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,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在制定,更在执行。因此,此次北京新总规单列章节,建立实施监督考核问责制度,实行“一年一体检、五年一评估”的常态化城市体检评估考核机制;健全信息公开,总规、详规都将放在阳光下,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。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,有了切实的制度保障。
  “对于一个城市来说,最重要的不是建筑,而是规划。”此次出台的北京市新总规,其规划的权威性和战略引领、对建设和管理的刚性约束、执行的监督考核问责都可圈可点,对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也将产生多方面的示范意义。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7年09月29日 05 版)

    更多资料请关注湖南公务员考试网 湖南考德上公培
    关注湖南考德上公培官方微信:hunankds,第一时间掌握公考动态!
人民日报人民时评:总体规划,绘就“新北京”

湖南人事考试网|公司简介|湖南公务员考试网|公务员考试培训网|会员中心|联系我们|网站地图
地址:长沙市岳麓区丰顺路228号惟盛园18栋1楼 报名专线:0731-82088855
Copyright © 2011-2017 湖南考德上公培网 湘ICP备17009472
咨询热线:0731-82088855
HOHO